佐藤健《玻璃之心》想说什么?「看完10集最大遗憾」OST直接加歌单 -

来源:人气:800更新:2025-08-13 18:09:09

影片始终围绕「天才的声音会让凡人陷入不幸」这一命题展开,通过男主角的才华引发对命运的探讨。然而,故事的核心却在解构这一假设——其同父异母的弟弟早已洞悉真相,直言唯有毁掉他的声音,或让自身承受毁灭。审视主角周遭的人物,从早年陪伴的男伙伴、女经纪人到后来的女主角,皆曾因追逐主角的光环而深陷困境。但当故事收束时,观众终将理解编剧的深意:在渴望追随快节奏人生之前,更重要的是确信自己的节奏同样值得被倾听。这种信念的觉醒,意味着个体将不再以他人为轴心旋转,而是回归对「自我本质」的探寻,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坐标。

《玻璃之心》作为佐藤健首次担任制作人的作品,试图探讨的不仅是天才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异,更聚焦于个体在他人光环笼罩下如何维系自我认同。剧中所诠释的「做自己」并非传统励志叙事中的简单正向表达,而是需要直面内心矛盾与挣扎——既要接纳阳光炽热,也要包容阴影的存在;既要感受生命的欢愉,也要平静面对失落的时刻。通过音乐元素串联剧情,角色们在经历挫折后逐渐领悟:唯有坦诚面对真实的自我,才能在成就他人人生的同时,实现自身的价值升华。尽管编剧传递的这一核心理念令人动容,且音乐叙事手法颇具新意,但各条支线的塑造仍显单薄,部分场景存在台词抽象化且缺乏实质内涵的问题。例如女经纪人的嫉妒情绪与键盘手的情感纠葛线,因角色动机不够清晰而显得牵强,最终导致故事结构松散,缺乏将所有元素有机串联的整体凝聚力。

《玻璃之心》的剧情令人感到有些遗憾。(图/翻摄自Instagram/netflixjp)

相较于其他支线,男主角与同父异母弟弟的情感线显然更加完整。从弟弟的视角出发,回忆母亲曾因他弹琴技巧逊于兄长而心生不满,甚至因钢琴压伤手指后放弃演奏,但并未放弃对音乐的热爱,转而相信自己的歌声能开辟全新道路。在经历为女粉丝挡刀的惊险事件后,住院期间兄弟俩终于在病榻前坦诚过往,化解隔阂,最终以合体演唱的方式完成情感救赎。这一段剧情充分展现了编剧对人物动机和情感层次的细腻把控,以及紧扣核心主题的叙事能力,但其他角色的设定却未能达到同等水准,令人遗憾。

《玻璃之心》的兄弟线相较之下刻画得更为丰满,若能进一步拓展至其他角色的内在转变与情感冲突,这部作品便能超越单纯探讨「天才不愿掩盖他人光芒」与「追求单一完美音乐」的叙事框架,升华为一部深入剖析人性、引发强烈共鸣的群体成长史诗,使观众在角色命运中看到自身的倒影。尽管剧情在深度挖掘上仍有提升空间,但作为佐藤健首次担任制作人的作品,其展现出的跨界野心已值得肯定。从2019年决定将小说改编为影视作品起,他就持续投入练琴,开拍时坚持亲自演奏,并以一场盛大的演唱会作为终章,让所有角色的声音汇聚于同一舞台。这一设计不仅呼应了反复出现的「天才的声音会让凡人陷入不幸」的台词,更赋予其新的诠释——每个人都能在音乐中直面自我,坦率表达内心真实,这样的艺术追求本身便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。

▼《玻璃之心》的结局场景出人意料地以一场演唱会收尾。(图/翻摄自Instagram/netflixjp)

本文作者为《ETtoday星光云》编辑团队成员,所表达的观点仅属个人意见,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。ET论坛诚挚邀请云友积极参与讨论,并欢迎广大网友踊跃发表见解,投稿邮箱为[email protected]

Copyright © 2023 www.jdw8.com